卷八 百年积怨 第五十七章 真正开始
信息战开始,其他作战部队才陆续出动。
早在凌晨1点30分左右,共和国空军就进入最高战备状态,10多个航空联队的数百架作战飞机先后升空待命。
对空军来说,如何应用有限兵力完成第一轮打击任务,成为决定作战进程的关键因素。
部署作战任务的时候,章忠宪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兵力紧缺,而是空军需要在作战开始前重新分配作战力量。
虽然早就知道元首不会向印度开战,空军的打击对象不是印度,而是台湾与日本,但是为了完成战略欺骗工作,空军必须在战争开始前摆出打击印度的态势,让全世界都相信共和国即将出兵收复南亚地区。
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,章忠宪遇到的麻烦可想而知。
直到22日夜间,空军的主力都部署在共和国西南与西北地区。按照cia向五角大楼与白宫提交的报告,为了发动收复藏南地区的作战行动,共和国在西南与西北地区集结了大约三分之二的战术航空兵、三分之二的支援航空兵与大约一半的战略航空兵,总共部署战术作战飞机1400余架、支援飞机700余架、轰炸机120余架。正是根据这份情报,美国做出了共和国空军能在24小时之内击败印度空军、摧毁印度军事系统的预测。
事实确实如此,现在的问题是,必须转移力量。
部署在西南地区的空中作战部队还好说,从四川与云南转移到福建与浙江,转场飞行距离只有1500到2000千米,所有战术作战飞机能在不加油的情况下完成转场飞行,或者在一次加油的情况下打击台湾的军事目标、完成作战任务后返回福建与浙江的空军基地。关键问题是,空军的主力并不在西南地区,而是在西北地区。
为了达到战略欺骗的目的,空军只能假戏真做。
如果共和国向印度开战,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如何收复藏南地区,而是如何稳住巴基斯坦,让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进攻行动顺利展开。只有巴基斯坦稳住阵脚,在克什米尔地区牵制住印军主力,共和国陆军才能向藏南地区发动进攻。在不向克什米尔派遣地面作战部队的情况下,只能由空军担负起支援巴基斯坦作战的重任。如此一来,空军必须将主力作战部队部署在西北地区。
不说别的,仅部署在叶城附近的战术航空兵就多达4个联队。
战争开始前,空军大约一半的战术航空兵与一半的支援航空兵都部署在西北地区。将这些航空兵转移到东南地区,相当于横跨整个共和国,最近的转场飞行距离都超过3500千米,平均转场飞行距离在4000千米左右。即便是j-14战斗机在携带4具副油箱时,也只能飞行大约4000千米,j-15战斗机则只能飞行大约3000千米。更重要的是,转移航空兵不仅仅是转移作战飞机,还要转移配套设施。
如果在往常,空军的配套设施都可以由运输机进行空运。
早在2015年,共和国空军就实现了“空中化”,所有必要的后勤保障设施都部署在机动车辆上,能用战术运输机进行空运。即便是大型设备,也可以用大型运输机空运。也就是说,空军的机动部署完全可以依靠运输机完成。
现在的问题是,运输机已经被抽调去支援空降兵了。
按照总参谋部制订的作战计划,除了24架y-14c与12架y-15b之外,所有的运输机都被派去运送空降部队。
制订空中作战计划时,章忠宪不得不首先解决这个问题。
解决办法不是没有,只是难度非常大,即通过“交错支援”的方式,由部署在东南地区的地勤保障部队为作战力量提供保障。
看上去这只是换人的问题,实际上却没有这么简单!
空军的保障工作采用“专人负责制”,即每一名地勤保障人员固定对其保障的作战飞机负责,出了任何问题,都由其承担。以j-14战斗机为例,1架j-14战斗机有2名机械师与4名机械员、分别负责保障2台发动机与机体,1名电子师、负责战斗机的电子设备,1名电气师、负责战斗机的电气设备;1个战斗机中队有1名军械师与24名军械员,军械师负责中队的弹药管理、2名军械员负责1架战斗机的弹药补给工作;日常维护时,各类保障人员在完成维护工作之后,都要留下维护日志记录,对战斗机的维护窗口进行封存,然后才移交给机场的安全保卫人员;如果次日发现封存处被人动过,就得由安全保卫人员负责,保障人员不承担任何责任;如此一来,所有的保障工作都与个人对应。
在此情况下,如果调整保障部队,将遇到非常多的麻烦。
别的不说,保障人员未必肯为其他部队的作战飞机提供维护服务,只要出了事故,摔飞机是小事,出现飞行员伤亡情况,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。
为了协调这件工作,章忠宪亲自到前线部队部署了任务。
最终,保障人员仍然用各部队的原班人马,只是借用其他部队的保障设备。为此,空军不得不启动“战争预案”,向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征用了数十架民航客机,并且为每架客机配备了1名空军的导航员。
有了空运力量,问题还未完全解决。
按照总参谋部制订的作战计划,参加第一轮轰炸行动的作战飞机将在23日凌晨1点30分之后起飞,完成任务之后返回东南地区的空军基地。地勤人员将工作到1点30分,空运工作也只能在1点30分之后开始。因为第一轮轰炸行动将在天亮前结束,第一批作战飞机将在凌晨6点左右返回空军基地,所以地勤人员必须在此之前到达东南地区的空军基地,完成维护保障的准备工作。
整个空运时间只有4个小时,而民航客机飞行4000千米,至少需要4个小时!
期间,一分钟都不能浪费。
万幸的是,共和国的各大航空公司都极力配合,不但派来了速度最快的民航客机,还调派了大批曾经在空军服役过的飞行员执行运送任务。章忠宪也做了积极准备,不但给每架飞机安排了空军的导航员,还责令支援航空兵司令部全权负责保障任务。
对执行打击任务的战斗机飞行员来说,这些问题都不存在。
凌晨1点30分,部署在西北与西南地区的数百架战斗机陆续起飞。除了少数前往中印边境线附近执行巡逻任务之外,绝大部分战斗机都载弹飞往东南地区。到达共和国本土中部地区上空时,这些战斗机分批次进行了第一次空中加油。
为了保证所有战斗机能够顺利完成作战任务,空军出动了所有加油机。
第一轮空中加油,120架jy-15b加油机为400余架战斗机提供了数千吨航空燃油,足以保证战斗机完成作战任务。随后,这些加油机还得前往共和国中部地区的空军基地,为油箱补充燃油,飞往共和国东南地区,为返航的战斗机提供第二次空中加油、以及为执行第二轮作战任务的战机提供支援。
加油机的作战任务安排得非常紧密,几乎没有任何空闲。
此时,全电动运输机的优势表现了出来。如果是采用普通发动机的运输机,完成第一次加油任务之后,必须进行长达数个小时的维护。电动机的维护保养量比普通涡轮发动机少得多,而且充电速度也比加油速度快得多。加油机降落之后,只需要大约30分钟就能完成起飞准备,比普通运输机节约了大约1个半小时。半岛战争期间,y-14与y-15运输机就用高强度出勤频率证明了全电动运输机的优越性。
相对而言,除了运输机与加油机之外,支援航空兵的任务强度并不大。
为了配合战术航空兵与战略航空兵的打击行动,支援航空兵出动了8架kj-22c、12架kz-19b与12架dy-14c,分成两个批次,轮番配合进攻部队执行作战任务。kj-22c能够在飞行4000千米后,在战区上空巡逻至少4个小时;kz-19b能够在同样的情况下巡逻4个小时,而dy-14c则需要一次空中充电,才能在战区上空巡逻4个小时。因为空军在战争爆发前采购了12架“空中充电机”{在y-15的基础上改进而来,能够在空中同时为2架全电动飞机提供电能,快速充电时间为15分钟},所以有足够的能力为dy-14c这类全电动飞机提供保障与支持。
毋庸置疑,空军面临史无前例的艰巨考验。
用章忠宪的话来说,空军必须用行动证明强大的打击能力,证明国家的巨额投入没有白费。
5点刚过,到达共和国东南地区上空的数百架作战飞机转向投入战斗。
因为主要打击对象是台湾北部地区的空军基地,以破坏飞行跑道为主要目的,作战飞机携带射程在150千米以上的防区外弹药,所以没有必要越过海峡中线,在海峡西侧、乃至大陆东南地区上空就能完成打击任务。
只有部分执行重要打击任务的战斗机以超低空突防的方式发动攻击。
5点15分,第一枚导弹落在了基隆空军基地的跑道上。
接下来的10多分钟内,台湾北部地区的20多座空军基地{包括野战机场}均遭到了高强度轰炸。
很多人都认为,“台海战争”从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