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7章 宝骏汽车军工品质

  “小姚,春风科学院既然提供技术支持,想必相关的研究已经开始了,方便不方便去看一看?”张副省长一副时不我待的样子,心情很是急切。

  姚远一愣,“现在?”

  “对,方便吗?”张副省长问。

  姚远下意识地看向窗外,黑漆马虎一片。连夜开座谈会已经很离谱了,现在还要连夜参观科学院。

  “张省长,你今天一到南港就开座谈会,到现在都没有好好休息过,你看是不是明天再参观?”郑恺进低声劝说道。

  张副省长是五十多岁的人了,和姚远的父亲是一个时代的人,在省领导里,他这个年纪算是年轻的,大部分领导岁数都非常大了。

  姚远也劝说道,“领导,今晚先好好休息吧,明天我陪您转一转,看看方向机械的现代化生产车间,看看宝马汽车的总装车间。”

  “对了,方向机械和宝马汽车是二十四小时生产吧?”张副省长的精神非常好,饶有兴致地问道。

  姚远点头,“是的,八小时工作制,三班倒,人歇机器不歇。”

  “走,先看春风科学院,然后看方向机械,最后看宝马汽车。我是工人出身,最喜欢的就是工厂机器的轰鸣声。”张副省长起身道。

  他坚持要去参观,大家只能随他。

  何雪莉连忙安排车,张副省长是铁了心要和姚远一道的,他不坐市府的车,也不和市领导坐一起。

  大家都知道,张副省长这是给姚远站台,表明了省府全力支持姚远的态度,不管是哪一级政府,在对待春风集团、南方实业上面,都必须要考虑到省府的态度。

  举全省之力支持宝骏基地的建设,在这个时代,这么说是一点都不夸张的,而省里也正是这样做的。

  要说不累那是假的,但是,张副省长这一代人辛辛苦苦干了大半辈子革命,经济发展刚刚看到一些曙光,每一个人都心存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”,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用在经济建设上面。

  一个总投资50亿的汽车生产基地,可以带动上下游千亿规模的产业发展,可以从头到尾把整个汽车生产链激活。单单是配套的工厂,就可以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,带动的周边产业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。

  在国企改革下岗浪潮即将到来的这个年份,姚远承诺的优先招聘下岗工人,是可以解决掉省府一个极大的问题。

  国营工厂子弟出身的姚远,对下岗工人的现状以及未来有着切肤之痛的感受。和农民相比,这些人没有田地,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员相比,他们失去了唯一的饭碗,于是成了中间这一批上下不着落的群体。

  从企业角度来考虑,有一批熟练的工人,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生产,大大缩短建设到投产这段时间。

  一行人驱车来到春风科学院,位于方向机械厂里面的单独的一个大院子,现代化布局,有五百亩大的车辆试验场。

  春风科学院灯火通明。

  姚远陪着张副省长步行参观,指着建筑介绍道,“春风科学院下分设若干个研究所,大部分都还在建设中,其中汽车技术研究所的发展是最快的,目前拥有五十名科学家和三千名工程师。”

  “领导,你看,整个科学院的建筑布局采取的是分片分块模式,每一个研究所都有独立的办公楼,但是大部分实验室和试验场地是共用的,由行政部门负责管理,采取的是提前申请的模式来分配使用。科学院是两套系统,行政部门只负责日常管理和后勤,科学技术研究则由技术委员会负责,事实上,科学院的院长就是负责后勤的,技术委员会、首席科学家、首席工程师才是一把手。技术委员会每周一开一次会,审批各研究所、各研究小组递交的项目申请,通过之后,由春风集团直接拨款。春风集团每一个月组织一次科研技术评委会议,审查所有的在研项目,挑选出一部分作为一类重点,评为一类重点的项目可以获得最多1亿元的研究经费。”

  姚远一口气说了许多,聊起技术来头头是道,介绍起科研工作来如数家珍。春风科学院采取的科研管理模式是脱胎于后世国家科学院的,并且大量参考了后世华为公司的科研管理系统,事实证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。

  整个春风科学院没有高楼大厦,全都是多层建筑,根据不同研究所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来进行建设,看上去错落有致,有南方大宅院的感觉,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园林,而不是研究机构。

  周梁说,“市里正在和五矿协调,把五矿大院大约一千亩地置换出来给春风科学院使用。”

  “需要省里出面吗?”张副省长关切问道。

  周梁连忙说,“五矿很支持我们市里的工作,同意把家属大院这块地置换出来,我们在其他地方划了一块地给他们。”

  “嗯。”张副省长微微点头。

  五矿是省属企业,张副省长就是分管国企的领导,真正的一把。

  张副省长问,“规模很不小,科学家是高地,科学家是未来,小姚,你把春风科学院定位为核心机构,这一点非常好。”

  “科研工作是全球性的,关键在于谁掌握了核心技术。我们已经在新西伯利亚和欧洲建研究中心,除了把一部分科学家请到国内,也在这两个地方按照规划推进研究。俄罗斯的数学和物理非常厉害,新西伯利亚地区是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地区,春风科学院在新西伯利亚地区的研究中心是未来一个很重要的分部。我们计划在二十年内投入一万亿美元,在各个领域,尤其电子技术领域,做到具备制定技术标准的程度。”姚远侃侃而谈。

  “一万亿美元?”张副省长忍不住摇头,嘴角带笑,“小姚,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地吃,科学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需要长期的投入。”

  很委婉地对姚远的万亿美元科研计划表示了自己的怀疑,同时也委婉地提醒姚远不要好高骛远。

  姚远毫不在乎,笑着说,“春风集团旗下有一家为华技术公司,总经理叫蒙卫国,在新西伯利亚的研究中心主要是为这家公司提供技术支撑的,主要领域是包括通讯在内的电子技术。在半年时间里我们投入了50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,目前已经掌握了第二代通信技术,预计明年投入应用。”

  张副省长说,“当务之急是宝骏基地,我保证一年之内帮你建起来,你保证一年之内拿出具有属于我们华夏人自己品牌的轿车。”

  “我可以保证。”

  姚远笑着点头。

  就算没有政府的支持,他也会在两年之内完成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的研制,利用组装生产的帕杰罗打开市场之后,全力宣传迅速占据市场份额,用十年的时间来准备迎战2000年后汽车市场的大爆发,和外资品牌干仗。

  一行人走进汽车技术研究所,提前接到通知的詹成贵、尤里等人已经在那里等着。

  在无尘实验室里,姚远指着一台试制车说,“领导,事实上我们已经制造出了试制车,我们用的是自己研制出来的生产线,使用高精度机床,误差是达到了国际水准的。”

  “这款车定位为10万元级别的三厢车,宝骏320,使用的是2升的自然吸气四缸汽油发动机,这款发动机也是我们自己开发的,总工程师是这位尤里先生,我们同时还在开发同样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。宝骏320所用的底盘也是我们自己开发的,使用了底盘整体设计技术,哦,这项技术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应用的底盘整体设计技术,我们申请了专利。”

  姚远头头是道地介绍起来,“不过变速箱的进度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,目前还没有进入到工程样机阶段。已经决定采用备用方案,引进采埃孚的变速箱,不过这样一来,我们的成本压力会比较大。”

  “最终定价是多少?”张副省长非常高兴,没想到人家工程试制车都造出来了,“桑塔纳卖二十万,供不应求,你这个车如果只卖十万,对市场可以说是一次革命。”

  姚远笑着说,“前期会推出三个配置,价格区间应该在12万-15万。”

  “不过,桑塔纳是德国车,质量好做工好,他们毕竟是有优势的。”郑恺进沉声说。

  国人对德国产品、日本产品的迷信便是从80年代开始,他们的产品当然是有值得称道的地方,但却被某些人神化了。到了2020年,国产车已经甩了外资品牌好几条街。

  姚远笑着摇头说,“大众车在欧洲属于廉价车,包括他们的奥迪。实事求是地说,大众车的质量是不错,放在国内就更显得很好了,因为没有同类产品来对比。不过,我相信宝骏320无论是质量还是性价比,都是远超桑塔纳的。”

  尤里忍不住插话说,“我们在宝骏320上运用了一百多项新技术,其中有三分之一属于世界上首次运用于汽车制造的新技术。比如可变气门,发动机能够根据油门的大小来自动调节,提高了效力的同时,降低了能耗。”

  翻译迅速把他的话翻译出来。

  张副省长一愣,“世界先进水平技术?世界上首次运用于汽车制造的新技术?属实吗?”

  “属实,这是春风科学院的研究成果,已经在十几个国家地区申请了专利。”姚远点头说。

  张副省长感慨着说,“小姚,你这是又放了一颗卫星啊,填补了国内好几项空白了。你看这样行不行,省里组织一批专家过来搞搞技术交流,对你们的新技术也做一个验证,我们要大力宣传。”

  “不合适。”姚远摇头拒绝,“新技术还处于保密阶段,是商业秘密,还不到宣传的时候。”

  张副省长犹豫了一下,还是不愿意放过这个极好的宣传机会,“那只笼统地宣传?”

  姚远思索片刻,道,“我们出新闻稿吧,按照我们的口径来。至于技术验证就不必了,不过技术交流是没问题的,我们热烈欢迎。”

  技术验证肯定涉及核心数据,姚远没有办法控制外面的专家,所以只能在在内部严格控制核心数据的范围。

  至于技术交流,其实姚远求之不得。国内有大量的技术专家都是非常过硬的,他们只是缺少伯乐。

  “好,那就这么办。”张副省长饶有趣味地围着工程试制车看了起来,很详细地了解了各项性能。

  詹成贵介绍道,“宝骏320三厢轿车定位为紧凑级轿车,全车长4米6,轴距达到了2米7,车重1.5吨,载员5人。使用2.0升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,最大功率115千瓦,即155马力,最大扭矩是195牛米,动力参数全面超过桑塔纳。”

  “搭载的变速箱是采埃孚的,低配版使用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,中高配使用的是5速AT变速箱,即液力自动变速箱。我们马上要进行的是三高试验,对发动机、底盘、变速箱是非常严峻的考验。”

  “什么叫三高试验?”张副省长问。

  詹成贵说,“高原、高寒、高温试验。姚先生提出要求,宝骏320必须能够在4000米海拔的高原地区正常运行,能够在正负41度的气温环境下正常运行。这对整车的制造工艺提出了非常严峻的考验。”

  当时姚远提出这些指标的时候,包括詹成贵在内,全部都持反对意见。原因很简单,要造的是民用车,而不是军用车。即便从军用车辆的角度来看,这些指标都是非常高的了。

  再不懂技术,也能从这些严格的指标看出宝骏汽车的决心。

  张副省长微微倒抽了口凉气,说,“小姚,你这是要造坦克车啊。”

  姚远一笑,“宝骏汽车,军工品质,这是我们的口号。”

  于是,“宝骏汽车,军工品质”就成了宝骏汽车的宣传语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