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
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有条着名的沭河,在沭河的上游,有个上杨楼村,下游,有个下杨楼村。羊铁蛋就出生在上羊楼村里。那是1930年吧,那个时候的穷人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在恶劣的条件下容易养活,就给自己的孩子起个“贱名”,什么狗蛋啊,狗剩啊,二蛋啊之类的。
在羊铁蛋八岁的时候,共产党在他的家乡建立了革命根据地。虽说根据地常常受到日伪军的骚扰,破坏了百姓的正常生产,但比起国统区和沦陷区,羊铁蛋的生活是幸福的。
1946年8月,羊铁蛋16岁。
几架野马式战斗机略过沂蒙山的座座山峦,俯冲穿过沭河上的两座村庄。炸弹早已丢在了远处的临沂城区,现在他们的意图无非是侦查与威慑。从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开始,两座小村的人就习惯了飞机的光顾。
羊铁蛋正在村口放哨,他穿着满是补丁的灰布衣裳,手里拿着红缨枪,坐在一块大石头上,飞机从他头顶飞过,他扬起脖子,差点从石头上摔下来。他的好友,差不多同龄的杨铁柱跑过来,指着飞机说:“铁蛋,小鬼子的飞机跟苍蝇一样,嗡嗡叫个半天,飞过头顶俺能看到翅膀上的膏药呢,反动派的飞机好快,像箭一样从咱头顶过去了。”
“我们早晚也会有这么厉害的飞机!”杨铁蛋自信的说道。
杨铁柱接过铁蛋的红缨枪,说:“换俺了,你妈叫你快点回家吃饭。”
羊铁蛋飞一样地跑回家,家里他的母亲为他做了小米面烙的大饼,还有刚从地里拔的,绿油油的大葱。他的父亲一边吃大饼,一边对他说:“铁蛋,咱们国家不是每个人都能吃上煎饼卷大葱。只有在解放区,穷人才有这样的生活。”
羊铁蛋抬头看看他的父亲,咽下嘴里的大饼,说:“我也要去参军,让全国人民都能吃上煎饼大葱。”
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家家户户点起了豆油灯。战争似乎离这里很远,远的不需要进行灯火管制。沭河畔的两座村子,除了夜间值班的民兵战士,全部进入了梦乡。
这天天刚亮,村里驻扎进一只队伍,他们的服装很不统一,有穿灰布衣服的,有穿黄军装的,还有的反穿着蒋军的衣服。太阳的光芒刚刚穿过上杨楼村附近的山峦,照在沭河上。村里的干部就开始敲着铜锣,召集大家开会。羊铁蛋作为他家五口人的代表,站在参会队伍里一个不起眼的地方。
村长简单说了几句,羊铁蛋没有听清说的什么。这时一个穿黄军装领导模样的人站在台上,声音洪亮,羊铁蛋听的清清楚楚。
“同志们,蒋介石于今年6月26日发动了全面内战,他仗着接收日伪军100多万人的装备,和美国的军援企图消灭我们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,你们说,咱们能答应吗?!”
台下的村民中发出愤怒的口号声:“不能答应!”“毛主席万岁!”“新四军万岁!”“打倒蒋介石、打倒反动派”。
那领导模样的人挥了挥手,大家顿时安静了下来。他接着说:“同志们,在刚刚结束的泗县战斗中,我们新四军山东野战军受了不小的损失,我们团奉命来临沭休整补充。希望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点贡献,希望为保卫我们山东解放区出点力的青年同志们,请到土地庙门口的征兵处登记!同时向大家通报一个好消息,华中野战军在粟裕司令员的带领下,刚刚取得了李堡战斗的胜利,这已经是华中野战军取得的四战四捷了!好了,散会!”
羊铁蛋不假思索,飞一样的跑到了征兵处。那个征兵处就是在残破的土地庙门口,摆了个木头桌子,一男一女两个穿黄军装的工作人员坐在桌子后椅子上。几个女文艺兵,拿着快板,唱着自编自演的山东快书,羊铁蛋听了听,内容通俗易懂,大致是宣传征兵的内容。桌子旁已经挤了不少人。他的好友杨铁柱从人群里挤出来,拍了杨铁蛋的肩膀,说:“我报上名了,16岁以上,身体没啥问题的都收,那个漂亮的大姐姐还给我改了个名,叫杨进军,俺的名字就是咱共产党的队伍向全国进军的意思。”
羊铁蛋不解地问:“她又不是你妈,为啥给你改名啊?”
杨进军答道:“那姐姐说,一路上各村叫铁蛋,铁柱,狗剩的太多了,基层指挥员认都认不过来。他们明天就要开走,问父母来不及。叫俺改,俺和你一样,就读过三字经。就让她给起了一个。”
羊铁蛋笑笑了,说道:“原来是这样啊,你叫进军,那我就叫进发吧,咱新四军,向着胜利,进发!”
羊铁蛋挤过人群,在征兵表上添下了羊进发的名字。征兵的人告诉他,明天一早到这里集合,随部队出发。
羊进发回到家里,向他的母亲、父亲和弟弟告别,并告知了他在征兵表上添的名字。随后他又拿出一张黄表纸,在上面写下了羊进发三个字,他的父亲和母亲对此没有异议。
他的父亲取出家里唯一的一点白面,用白面烙了大饼,当做羊进发的晚餐。他的母亲把家里攒了一年的布拿出来,一边流泪,一边为他一针一线的纳“千层底”布鞋。这种鞋又美观又耐用。据说即使到了现在,也符合养生学健体延寿呢!
羊进发把他的红缨枪交给了他的弟弟,弟弟拉着他的衣服,哭着不让他走,羊进发就对他说:“等全国胜利了,咱天天能吃的上大葱卷饼,爹娘也不必受苦,千千万万的中国百姓也都有好日子过了!”
第二天,羊进发的父亲把他送到土地庙的集合点,路上,他带儿子重温了自己从说书的那听来的,杨家将的故事。羊进发的母亲早在家里哭成了泪人。他的弟弟接过他的红缨枪,在村里当了民兵,在村口站起了岗。
随后,羊进发的父亲目送着队伍出发,这只队伍向着临沭县城进发。羊进发含泪向父亲挥了挥手,残酷的战争在等着他,他也不知道在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见到父亲。
羊进发的父亲也向他的儿子挥了挥手,转过身去,泪水划过了那满是老茧的双手。
羊进发边走,边摸了摸别在要上的千层底布鞋,积聚在眼眶的泪水终于决堤了,这是母亲连夜一针一线纳出来的。羊进发紧了紧裤腰带,心里想,带着这双鞋,故乡就在身旁!
由于战争条件的限制,羊进发和他的战友们,在县城只能进行简单的队列、射击、刺杀训练,之后的训练,只能利用战场间隙了。
队列训练刚刚结束,羊进发被分到了新四军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的一个连队,连长把他交给了排长,排长张大福交给杨进发一支枪,说道:“这是老套筒,也就是汉阳造的早期型号,是前清时就参加战斗的老战士了,它的膛线已经磨平了。近距离射击还有些准头,要好枪,靠你自己去缴!”
羊进发就握着这支老套筒,开始了射击和刺杀训练,所谓的射击训练,只是端枪挂着砖头对着靶子进行三点一线的瞄准,而真正的实弹射击,是在他走上战场以后才有的。
射击课程结束他的排长张大福认真的给他讲诉了刺杀动作的要领,并告诉羊进发,刺刀见红是我军的传统。
在羊进发掌握了刺杀动作的要领后,他所在的部队开赴战场,羊进发将迎来他生命中真正的考验!
;